,甚至一度想效法汉武帝对待钩戈夫人一样,立其子而杀其母,基于对儿子的怜惜,也为了将来有压制顾命大臣的力量,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临终前还授予她同道堂之印,企图在儿子长大亲政时让各方面的权势势均力敌,皇后高着懿贵妃一头,肃顺与贵妃对峙而相互抑制,他绝对没有料到自己美妙的构思在身后不到几个月就被粉碎了。
皇帝的这个心思,慈禧能猜到,如今听到东太后突然冒出这样的话,就勾起了她对一幕情景的回忆:
咸丰把同道堂的印记交给了她,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话,只是疲惫地挥挥手道:
“好了,兰儿,你先跪安吧,我和皇后还有些话要说。”
“是,臣妾告退。”
当时她沉溺在得到护身符的喜悦中,没有介意这句原本会令她不愉快的话,现在回想起来,难道咸丰在她退出以后交代了慈安一些什么特别的事情?难道会是……
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她沉默了,慈安的心跳也比往常加速,小皇帝睁着大眼睛既害怕又担忧地看着她们,祭祀场内的气氛僵硬起来。
恭亲王奕訢虽然对慈安今天的态度颇感疑惑,为了大局依然上前一步道:“母后皇太后的说法是在理上的,为免先帝不安,还是请圣母皇太后从礼吧。”
如斯情况逼得慈禧不得不低头,她深吸了口气,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缓缓退到慈安身后,仪注官见状马上开腔:“行祭祖礼~~~~~~”
在场的众人由东太后和小皇帝带领着按序行礼,其中只有李莲英一个人注意到下拜前,他的主子盯着东太后的背瞬间闪出杀机,那种令人颤抖的眼神曾在当年肃顺公然顶撞她的时候出现过,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认定了她绝对是个厉害的角色。
事情过后不久,翁同龢因户部的公务带文件上恭王府,见恭亲王仍在为祭祀定陵所发生的事情忧心,出于关心皇上就顺便试探性地问道:“两宫太后已经多年没有起过冲突了,突然发生这种事情让我们当臣子的感到不安啊,不知道是不是跟皇上有关系?”
恭亲王背负着手走到窗前沉吟了一会儿,抚须道:“说不准,只是东圣的态度让人猜不透,自从四皇兄驾崩以来,一直都是两宫太后并排行礼的,她也从来没有提出过什么异议,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事出有因……”心里觉得翁同龢的猜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没有确实地认同,只不过在心底认为东太后的这次举动并不明智,或许还会激出什么事端来,回想起前一阵子由东太后领朝的平顺日子,总预感好像要出什么大事了,但这种预感不方便轻易对别人道出。
“王爷,醇亲王或许会知道一些内幕吗?”见恭王没有给什么明确的答复,翁同龢就猜测皇上的生父是否就这件事曾进宫探问。
谁知道一提起醇亲王,恭亲王奕訢长叹一声,道:“别提他了,他只会在心里惴惴不安,不会贸然进宫探询的,何况如今七弟府上有白事。”
翁同龢吃了一惊,问道:“出什么事了?”
“载洸夭折了,也可怜他夫妻俩,皇上进宫后王府好不容易有了后继,偏偏又命薄,如今他是没有多大精力关注朝事了。”
翁同龢也跟着叹息,恭亲王看了一眼窗外的夕阳,心头突然产生一股强烈的感伤,国内灾情不断,国外虎视眈眈,大清目前就景况就有如这一轮残阳,表面虚假的太平景象掩饰不住日渐衰颓之势,如果当年父皇道光皇帝是把皇位传给自己,自己又能扭转局面吗?无力多考虑这种假设,转过身来摇摇头,他已经不再是当年落败后仍雄心未泯的少年了,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良久,他才似对翁同龢又似自语地说了一句话:“只愿天佑大清,别再多生枝节才好。”
翁同龢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两人唯有静默相对。
而众目焦点的紫禁城皇宫,又在上演什么惊心动魄的阴谋呢?
自祭礼归来,西太后再次称病卧床,只字不提不愉快的事情,而慈安在事后又略有悔意,两宫太后的关系稍得缓和,小皇帝用罢晚膳后复习了一些旧课,突然想起母后皇太后曾说过要送他一个西洋进贡的音乐盒就吵着要范长禄和王香等太监带他去钟粹宫。
“皇儿给皇额娘请安。”
慈安一见到小皇帝就眉开眼笑地把他从地上拉起来,道:“好了,好了,别跪了,地上凉,起来吧,怎么这么晚了还想着到皇额娘这儿请安啊。”
光绪调皮地眨眨眼睛,对慈安说:“母后不是说过要给我那个有小人儿跳舞的八音盒嘛,我真的很喜欢,您可不能忘了啊。”
“你这孩子,就是迷那些叮叮咚咚的玩意儿,皇额娘怎么会把这事给忘了呢。”转头对身边的宫女瑞儿说:“你去把那八音盒拿来。”
“是。”
不一会儿,精美的八音盒就呈显在面前,小皇帝高兴极了,接过后忙给母后皇太后谢恩。
“这洋人造的东西也挺精致有趣的,怪不得逗人喜欢。”看了光绪兴奋的小脸一眼,故意引逗他道:“这么晚了来找皇额娘就只为了这八音盒啊?”
小光绪机灵,把八音放在案条上,上前偎入慈安的怀抱里道:“当然不是啦,皇儿也想着皇额娘啊,今天晚上我就留在这里不走了,要陪着皇额娘。”
慈安被他哄得心暖烘烘的,高兴地说:“那好,今
喜欢光绪朝后宫传奇:琼楼梦已阑请大家收藏:(m.2blshu.com),镇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