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家族到来,王韬不是一个人接待的,他把张全和王体乾也给拉上了。王韬纵然不是什么懂政治的人,可是他也知道仅凭生意的话,王家不会下这么大的赌注。除了赚钱之外,他们更看重的恐怕是这两个太监的势力。
一行六人在万宝阁的后院谈起来了合作的事情,对于一个省的生产和销售权能卖一百万两,王体乾和张全也是比较满意的。毕竟马车和钟表赚钱,他们心里是有准备的。
可是现在生意才刚刚开始就能进账一百万,他们也是非常高兴,毕竟之前说的几千万也都是预计而已,更何况他们知道那几千万两是长期的生意。现在虽然钱少赚了一些,可是到手的都是现钱。、
王家三兄弟见到了两位大太监也是非常高兴,这两位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紫禁城上千太加你,他们都算得上排名前二十的人物,尤其是王体乾那可是名义上最大的太监。
这些年他们在京城经营,银子花了不少,可是关系并没有处下几个,毕竟小太监他们看不上,大太监看不上他们。这就是后世大龄青年找对象一样,高不成,低不就。
双方都非常满意,谈起生意来自然也是非常顺畅。尤其是王正云拿出一百万两的银票的时候,两位见多识广的大太监眼睛都红了。还好他们知道在王家兄弟面前维持形象,如果他们个人单处,估计拿起银票狂亲的心思都有了。
从万宝阁出来,王家兄弟坐在马车里也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先不说赚钱多少,搭上张全和王体乾这条线这生意就不亏。更何况万宝阁的背后还有勋贵、锦衣卫,以及其他的各种势力。
王韬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好,魏忠贤确是越来越不高兴。
万宝阁开业的事情他当然知道,而且他也知道那天皇帝也去了万宝阁,作为东厂都督、秉笔太监,京城内外发生的事情能躲过他耳目的并不多。
越是这样他越是害怕,他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是因为皇帝念旧情,他陪伴皇帝从小到大。可是皇帝毕竟是皇帝,现在的皇帝才二十来岁,一旦思想成熟知道皇权的重要,自己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这些年他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太猖狂,做事要留有一线余地。可是权利的斗争都是血淋淋的。别说自己是个太监,这些年文臣之间的斗争也是你死我活。更何况虽然时间的退役,这些年居于高位的魏忠贤渐渐的迷失了自己,虽然在皇帝面前还是恭恭敬敬,可是早就不是最开始代替皇帝处理一下奏折就高兴半天的那个魏忠贤了。
本以为以皇帝的身体和对他的宠信,再掌权几十年不成问题。可是不曾想从天而降一个不速之客,迅速的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这次王体乾、张全和这个新来的王韬联合一帮人开了哥万宝阁,背后股东的名单让魏忠贤这个掌握生杀大权的人都感到害怕。各地藩王、军方、勋贵、锦衣卫甚至连文臣也有加入,这样的一股势力恐怕大明朝能对抗的也没有几个。
真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意外,还是王韬的谋划,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王韬就太可怕了。现在的大明朝最缺的就是钱,军方自不必说,勋贵们权利经过系带皇帝被大大的削弱能打动他们的只有金钱了,各地的藩王也是如此。至于文臣,这些张口君子,闭口圣人的家伙们更是贪财,民间有句谚语千里做官只为财。
用钱把这帮人结合在一起,手段不可谓不高明。更可怕的是皇帝也不知道中了他的什么邪,从万宝阁回来就喊着要造船。
给魏忠贤的任务就是将会造大船的工匠找来,尤其是当年帮三宝太监造大福船的工匠后人。那些工匠当然不在了,可是在这个手艺时代相传的年代绝对会有一些东西留下来。
魏忠贤当然不是吃素的,他不会忤逆皇帝的意思,相反会完全不打折扣的完成皇帝的任务。
大明朝不是缺钱么?那就让皇帝使劲造船,把钱都给皇帝造船,我就不信那些东林党人不在意。sx灾民需要赈灾,辽东战事需要用钱,这些事情重要么?当然重要,可是从这一刻起这些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给皇帝造船。
没错,魏忠贤打的就是借刀杀人的主意。
对于这些王韬当然不知道,他现在每天忙着招收工人。
工匠在大明朝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他们是靠手艺吃饭的匠人。可是王韬采取后世常用的流水线作业,你不需要知道怎么完整的造出一个钟表,只需要会用模子将零件造出来就行。
简单的组装对于没有什么技术基础的普通人也不是问题,一般的零件打磨他们也能完成。
王韬将原本需要工匠用时间积累的技术,给分解成了一般人都能完成的工作。这不但大大的增加了工人的数量,还间接实现了技术保密。毕竟这些工人只是从事简单的机械劳动,这些部件做什么用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用模子做出一个个的零件,下面的工序自然有被人完成。
刚开始从事这些工作,一些人还有些不习惯,但是很快他们熟练度迅速的提升。这也使得生产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让原本很多工匠头疼的怎么将会这么些人手艺,变成了监督他们生产合格的零件。
王家拿到生产权也是一刻不耽误,迅速的组织了一批工匠来到bj学习技术。除了招收大批的工人之外,皇家工坊也在建设当中,
王恭厂成为了一个大工地,bj
喜欢大明圣国师请大家收藏:(m.2blshu.com),镇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